电子政府离大家有多远

点击数:723 | 发布时间:2025-02-23 | 来源:www.zhunnen.com

    伴随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Internet的进步,电子货币、电子支付、电商等等带“电子”的名词好像已被媒体炒得火热,无论其内涵或外延是不是被公众所理解,至少在IT界提起来已很熟悉。现在又冒出一个新词“电子政府”,听起来却多少叫人费解。记者携带此问题请教了有关专家学者,得到的回答是:关于电子政府的问题在中国还没开始研究,但确实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从克林顿事件上网发布一事就可看出,因特网对政府职能的影响已毋庸质疑。

    依据研究此问题的西方学者下的概念,所谓打造电子政府,实质上就是把工业化模型的大政府——特征是集中管理、分层结构、在物理经济中运行——变为新型的管理体系,以适应虚拟的、全球性的、以常识为基础的数字经济,同时也适应社会的根本转变。这种新型的管理体系就是电子政府,其核心是:很多频繁的行政管理和平时事务都通过设定好的程序在网上推行,很多决策权下放给团体和个人,政府重新确立其职能。

    各国信息基础设施和全球信息基础设施是整个互联网年代的物质基础。伴随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拓展和深化,电子政府的轮廓也日益明确,其所包括的内容有:完备的互联网年代的法律系统,新型的立法和选举机制,新型的行政管理和司法体制。总之,电子政府代替传统政府,意味着系统程序式管理取代政府实体性管理。美国学者都用Governance一词来称谓电子政府的管理,觉得目前正在历程的变化就是政府管理的重新转向,需要重新设计政府的管理机制。

    现在世界各国都在加快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西方发达国家步子较快,而美国走得最快。1993年9月美国提出打造国家信息基础设施;1996年美国政府投资400亿USD用于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工程建设;1998年美国国内已有1/3的人上网,有1644个以上的政府机构在因特网上建有主页;进入白宫的站点可检索到美国的每个角落。路透社十月2日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表明,在美国众议员司法委员会决定将美国总统克林顿性丑闻的一系列材料上网公布后的两个星期当中,美国有2700万人阅读或下载了斯塔尔的报告或总统大陪审团供证的录像;CNN新闻站点最高达到一分钟32万次的点击数。全球通过因特网直接知道美国总统性丑闻的信息量之大,人数之多,时间之快,是任何一种媒体也没办法比拟的,是前所未有些。

    然而,通过克林顿性丑闻上网这一事件,更多的人在关注和考虑如此一个问题:在信息年代,因特网对政府的行为和社会干扰到底起着什么样的用途?

    北京大学行政与管理学院宁骚教授觉得,因特网在发挥政府职能和政府管理方面均可以起到积极有哪些用途。在因特网进步的初期,政府提供的信息会带来非常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加快常识经济的建设过程,促进经济体制的转型,这一点是非常突出的。同时,通过政府上网,可加大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有益于提升政府服务的水平和效率;有益于搜集公众的建议,同意公众的监督,使政府在拟定各项草案、法律和条例时可以广泛听取群众的建议,加强政府决策的透明度。宁教授说,大家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应该同意群众的监督。要让大伙了解政府的活动,尤其是决策的过程,有效地提升广大公民的参政议政意识,如此才能对政府机构推行有效的监督。

    因特网对政府有哪些用途决不止是传播信息。互联网的最大特征在于它的交互性。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郭良先生说,—般都觉得互联网是—种媒体,我不如此觉得。互联网最主要的功能是它的交互性。因特网应该成为交流政府和群众的桥梁,而不仅仅是喉舌。电子政府可以杜绝很多官僚主义的事情发生,使监察部门准时知道基层的状况。在这次中国抗洪救灾中,假如有关部门有邮件就大概获悉建大坝时偷工减料的状况。

    郭良先生特别强调,互联网提供给大家的不是一种技术,而是一种管理方法。在互联网年代,你可以听到不一样的声音,这是50年代办不到的;互联网对中国的国情也会产生影响,中国以往人情味的东西太多。

    任何事物的进步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电子政府作为信息化年代进步的产物也是这样。宁骚教授觉得,现在政府上网在中国还只不过一个量的积累,只有进步到肯定阶段才能达成职能上的转型,成为一个新型的政府——电子政府。

    怎么样组建自己电子政府,中国在这方面已走出了可喜的一步。

    尽管中国Internet联网工作起步较西方国家晚,但从1994年开始,国家先后打造了教育科研网和邮电部公众信息网,上网人数从1997年年底的61万人进步到1998年6月底的107万人,到1998年十月初;已注册带有gov域名的网址1200多个,且发展趋势迅猛。

    中国电信总局对国内72家部委和国务院直属机构的调查发现,已有100余个各级政府部门在网上发布了我们的站点。其中,对外经贸部获得了积极的成就,国家水平监督局、国家海洋局、国家环保局、农业局等单位的站点正在建设当中,国家旅游局、新闻出版属、国家轻工业局和劳动部等单位正在筹办应用项目,如在线订房、网上书店、人才就业信息网等。

    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国家外经贸部的工作。至1998年十月,外经贸部在国家网络上打造了4个站点,是所有部委里网站建设数目最多且访问量十分可观的站点,它们是:外经贸部主站点、中国出口产品买卖会站点、中国产品买卖市场站点和中国技术出口买卖会站点,其中外经贸部主站点日访问量达到60万人次,出口产品买卖市场站点在短短的四个多月时间中汇集全国各类产品2万余种,技术买卖会站点打造了含有3500项可出售技术的大型数据库。通过出口产品买卖会站点,经贸部为秋天广交会成功联系了700多家境外企业参会。虽然遭到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但因为发挥了互联网的优势,这届广交会可谓淡季不淡。可以说,这四个站点汇同中国国际电商专网在促进中国国际贸易的进步方面发挥了积极有哪些用途。

    外经贸部网站建设的目的刚开始就十分明确,即:并不仅仅是打造信息互联网,而是将现有些管理放在网上,达成业务管理互联网化。外经贸部信息办副主任张大明先生说,大家打造网络站和国际电商网,无论国内、海外都有很多的应用需要。对外是为了适应21世纪国际贸易的进步需要,与国际接轨;对内是促进中国国际贸易的进步,达成管理电子化,打击骗税违法行为。外经贸部确立建网的原则是:以应用带动建设,促进进步;达成管理、信息、服务三位一体的功能。张大明先生强调,要紧的不是建网,而是应用;上网不是目的,应用才是根本。

    此外,张先生觉得,部领导的看重对全员拓展普及计算机常识和互联网应用常识的培训也十分要紧。网站建设原则确立后,就要在各司局确立统一的网站建设标准,做到互联网共建共享,并指定专门机构进行站点建设和维护,使其不断地进步和健全。

    张先生说,现在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是互联网安全和电子支付系统,外经贸部现在已承担着国家级电商安全认证中心的九·五研究课题。另外,电信部门互联网收费太高,线路水平较差也是需要有关部门解决的问题。

    [1][2]下一页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中国人力资源网(https://www.dgzhou.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中国人力资源网微博

  • 中国人力资源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