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高中二年级化学下册要点总结总结

点击数:723 | 发布时间:2025-03-31 | 来源:www.etsvt.com

    世界一流潜能大师博恩崔西说:“潜意识的力量比表意识大三万倍”。追逐高考考试,大家向往成功,大家期望激起潜能,大家就需要在心中铸造一座高高矗立的、坚固无比的灯塔,它的名字叫信念。智学网高中二年级频道为你整理了《沪科版高中二年级化学下册要点总结总结》,帮你一路向前!

    酸碱中和滴定的定义及原理

    1、定义:用已知浓度的酸滴定未知浓度的碱溶液的办法称为酸碱中和滴定。

    +-2、原理:酸提供的H和碱提供的OH恰好完全反应

    +-3、中和反应的实质:H+OH=H2O。

    定量关系:n=n

    如果是一元酸和一元碱反应,则有n酸=n碱,C酸.V酸=C碱.V碱

    酸碱中和滴定管

    1、两种滴定管架构上的不同的地方:上端标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酸式滴定管---玻璃活塞,用于装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

    碱式滴定管---带有玻璃球的橡胶管,用于装_______溶液

    2、滴定管的读数办法:0刻度在上,从上往下读,量

    程有25mL、50mL等,注意与量筒比较;

    3、精准度:0.01ml,取到小数点后两位,如:24.00mL、23.38mL

    最后一位是估计值比较)。

    4、滴定管的洗涤:先用蒸馏水洗涤,再用标准液来润洗。

    5、滴定管的固定:垂直于桌面,高度以滴定管尖伸入锥形

    瓶约1cm为宜。

    6、滴定时,左手控制活塞、右手摇动锥形瓶,双眼注视锥

    形瓶内液体的颜色变化。

    7、滴定终点的判断:当最后一滴液体滴下后,锥形瓶内溶液颜色发生变化,且在半分钟内不变色,说明达到滴定终点。

    8、第三进行滴定时,必须要将滴定管内液体重新注入至0刻度处,以免滴定时液体不足。

    9、实质滴出的溶液体积=滴定后的读数-滴定前的读数

    酸碱指示剂的选择

    ①常用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②指示剂的选择原则

    A、指示剂的pH变色范围尽量接近中和时的pH

    B、颜色变化明显。

    常用中和滴定指示剂:_______________

    ③指示剂的用量:________滴

    ④滴定终点确定:指示剂的颜色发生突变并且半分钟不变色即达到滴定终点。

    酸碱中和滴定操作

    1、基本仪器有:滴定管、铁架台、锥形瓶、烧杯

    2、酸碱中和滴定操作程序

    滴定前的筹备

    ①.检查滴定管是不是漏水,活塞是不是灵活.

    ②.洗涤仪器: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再用待装液润洗2—3次,每次3—5ml

    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干净.

    ③.用滴定管分别装入标准液,先排出气泡让尖嘴充满溶液,然后调整溶液到零刻度或零刻度以下,记录读数。

    滴定

    ①.取25.00mL盐酸待测液,放入锥形瓶中,并加入酚酞试液2—3滴.

    ②.把滴定管固定在滴定管夹上,锥形瓶放在下面接液体,用左手控制碱式滴定管的玻璃珠,逐滴放出氢氧化钠标准溶液,右手摇动锥形瓶,双眼察看锥形瓶中溶液颜色变化

    ③.确定滴定终点,当滴入最后一滴溶液时颜色发生变化且半分钟内颜色不再发生变化即已达终点。

    ④.读数

    滴定毕,稍过一会儿,液面稳定后再读数;

    滴定管维持垂直;

    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点持平;

    读数至0.01mL,小数点后面第一位是精准值,第二位是估计值。

    ⑤.重复操作2—3次.

    ⑥.数据处置.

    酸碱中和滴定误差剖析

    1.依据c=cVV

    因c与V已确定,因此只须剖析出不正确操作引起V的变化,及剖析结果。

    强酸滴定强碱误差剖析:标准液体积偏大,实验结果就偏大,反之,实验结果偏小

    2.容易见到误差

    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为例。容易见到的因操作不正确而引起的误差有:

    1、下列操作会使盐酸的体积变大,滴定结果c偏高:

    ①滴定前未排除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②滴定前俯瞰读数或滴定后仰视读数或二者都发生;

    ③用有刻度的移液管移液时仰视读数;

    ④滴定管未用标准液润洗,直接盛放标准液;

    ⑤锥形瓶用水洗后又用待测液润洗;

    ⑥把移液管尖端部分的残留待测液也吹入锥形瓶中;

    ⑦滴定时,溶液迅速成线流下,而使终点确定过迟;

    ⑧标准液滴入锥形瓶外,或滴在靠瓶口处的内壁上而未用蒸馏水冲入瓶内:

    ⑨标准液配制好后,倒进未用此液清洗过的试剂瓶再取用。

    2、下列操作会使盐酸的体积变小,滴定结果c偏低:

    ①滴定前无气泡,滴定终了有气泡;

    ②滴定前仰视读数,滴定后俯瞰读数;

    ③有刻度的移液管移液时俯瞰读数;

    ④滴定管或移液管未用待测液润洗就直接量取待测液;

    ⑤移液管尖嘴处悬挂的一滴待测液未“靠”入锥形瓶中;

    ⑥待测液附着在锥形瓶口处未用水冲入瓶内;

    ⑦锥形瓶摇动时,有待测液溅出;

    ⑧待测物是固体,称量时,已吸潮;

    ⑨近终点时,就停止振荡锥形瓶;或确定终点过早;

    ⑩盛装过酸液的锥形瓶未经充分洗涤又用来盛装待测液。

    3、下列操作对滴定结果无影响:

    ①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直接盛装待测液;

    ②向锥形瓶中注入待测液后,又用蒸馏水冲稀。

    1、在酸碱中和反应中,用一种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溶液跟未知浓度的碱或酸溶液完全中和,测出二者的体积,依据化学方程式中酸和碱的物质的量的比值,就能计算出碱或酸的溶液浓度。

    2、酸和碱的中和能力是指肯定物质的量的酸完全中和所消耗的碱的能力,而不是指酸碱中和后溶液的pH=7

    3、酸碱中和反应指示剂选择:强酸和强碱之间的滴定,在化学计量点前后,溶液的pH会发生突变,这种突变对于选择适合的指示剂具备要紧意义,只须变色范围在突变范围内的指示剂都可选择。

    4、注意:酸、碱液的浓度越小,突变范围越小,选择的指示剂可能发生变化。比如:用0.1000mol/LNaOH溶液滴定0.1000mol/LHCl溶液:酚酞、甲基红、甲基橙;用0.01000mol/LNaOH溶液滴定0.01000mol/LHCl溶液:酚酞、甲基红;用0.001000mol/LNaOH溶液滴定0.001000mol/LHCl溶液:甲基红。

    5、弱酸滴定强碱所选择的酸碱指示剂一般用无色酚酞;而强酸滴定弱碱则选择甲基橙。

    6、酸碱滴定曲线以滴加酸液或碱液的量为横坐标,以溶液的pH为纵坐标,描述酸碱中和滴定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状况,其中滴定终点附近pH会发生突变,因此选择合适的指示剂就能准确判断滴定终点;另外,选择滴定管以精准测量放出的酸碱液体积。

    1.测反应混合物的温度:这类的实验需要测出反应混合物的准确温度,因此,应将温度计插入混合物中间。

    ①测物质溶解度

    ②实验室制乙烯

    2.测蒸气的温度:这类实验,多用于测量物质的沸点,因为液体在沸腾时,液体和蒸气的温度相同所以只须测蒸气的温度。

    ①实验室蒸馏石油

    ②测定乙醇的沸点

    3.测水浴温度:这类的实验,总是只须使反应物的温度维持相对稳定,所以借助水浴加热,温度计则插入水浴中。

    ①温度对反应速率影响的反应

    ②苯的硝化反应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中国人力资源网(https://www.dgzhou.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中国人力资源网微博

  • 中国人力资源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